1917年 毕业于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1920—1923年 在美国纽约康奈尔大学学习水力发电,获土木工程硕士学位。
1923—1924年 在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铁路电力公司实习。
1924—1926年 在南京河海工科大学任教。
1927年 任太湖流域水利工程处副总工程师。
1929年 任浙江省水利局副总工程师。
1929—1931年 任导淮委员会工务处设计组主任工程师、第十二区工赈局局长兼皖淮主任工程师。
1931—1949年1931年 起历任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第二至第十届董事会董事、第七届副会长兼出版委员会主任。1936年任中国工程师学会理事。
1934年 任整理运河讨论会总工程师。
1935—1937年 任全国经济委员会水利处设计科长。
1938—1945年 先后在中国科学社、厚生出版社译书、编书。
1946年 任善后救济总署苏宁分署赈务组副组长,水利委员会派驻联合国救济总署办事处顾问。
1946—1948年任浙江省钱塘江海塘工程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
1949年 任浙江大学教授,后调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水利部副部长。
1950—1954年 任淮河水利工程局副局长,治淮委员会委员兼工程部长,佛子岭工程总指挥。
1954—1960年 任水利部北京勘测设计院总工程师,黄河三门峡工程局总工程师。
1955年 被聘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
1960—1978年 任北京水利水电学院院长、名誉院长。
1979—1982年 任水利部顾问。
汪胡桢(1897.7.12-1989.10.13),水利专家。浙江嘉兴人。1917年毕业于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1923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硕士学位。水利部顾问、一级工程师。主持和参与制定了《导淮工程计划》、《整理南北大运河工程计划》,亲自勘察了杭州到北京的大运河,设计了邵伯、淮阴、宿迁三个船闸领导修复钱塘江海塘工程。主编出版了最早的大型专业工具书《中国工程师手册》,对以后的工程技术人员起了重要作用。主持治淮技术工作,负责设计、施工、修建了中国第一座大型连拱坝—佛子岭水库,这项工程处于当时拱坝技术的世界先进水平。负责黄河三门峡水库的施工、修建工作,直至大坝完成蓄水。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