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原名邓福坤,又名邓国雄。1912年6月14日生于广东省兴宁县水口镇峭峰堡村(今小丰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7岁入私塾读书,11岁起先后入兴宁新圩正立、松树圩崇德、尚友小学和水口区立高小读书,1927年秋考入兴宁县兴民中学读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被反动县政府通缉,辗转到汕头、潮州等地的铁匠铺、刻印铺当学徒。后为生活所迫,到国民革命军第5军独立团学兵队、第8路军总指挥部警卫队当兵。1930年在粤赣边界中站地区布防时脱离国民党军,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4月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4军第10师政治部秘书、宣传科干事,红1军团第2师参谋处文书。参加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到达陕北后,参加直罗镇、东征、西征和山城堡战役。1936年5月后任红1军团政治部组织部调查统计科、组织科科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兼巡视团主任。参加平型关战斗后,任第115师教导大队教育处处长,第344旅政治部宣传科科长、教导营政治委员、旅政治部副主任。1940年8月任八路军第5纵队政治部副主任,随部东渡运河开辟淮海地区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后,任华中总指挥部后方政治部主任,新四军政治部秘书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政治部主任,第三野战军第21军政治部主任,华东军政大学第三总队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淮海、渡江等战役。1950年7月起任中国驻越南军事顾问团政治部主任兼政治顾问组组长、第二副团长。参与组织领导越南北部边界、红河中游、东北、宁平、和平、西北、上寮、奠边府等战役中的政治工作。1953年获越南人民共和国二级军功勋章。1955年回国后任政治学院副教育长兼学术研究部部长、教育长、副院长。参与领导政治学院的创建和教学工作。“文化大革命”初期受到迫害。1969年后任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军区副政治委员、顾问。1977~1984年任广州军区副政治委员。1955年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4年9月3号在广州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