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1927年 复旦大学毕业。
1928—1930年 任中央大学助教。
1930—1934年 比利时比京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
1934—1937年 任山东大学教授。
1938—1941年 任中央大学医学院教授。
1941—1943年 任同济大学教授。
1944—1946年 任复旦大学教授。
1946—1948年 任山东大学教授。
1948—1949年 任美国耶鲁大学客座研究员。
1949—1955年 任山东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学研究所研
究员、副所长,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主任。
1955—1976年 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副主任兼青岛海洋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海洋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1977—1979年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童第周(1902.5.28-1979.3.30),实验胚胎学家。浙江鄞县人。192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1930年获比利时比京大学科学博士学位。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实验胚胎学的创始人。用分裂球活体染色法证明海鞘镶嵌型发育远不象过去认为的那样严格。研究两栖类胚胎发育的极性或轴性,以纤毛的运动作为实验对象和极性指标,探讨胚胎极性这样一个胚胎发育的重大问题在文昌鱼发育方面,研究分裂球之间的相互关系,胚层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诱导作用等,使胚胎学界对文昌鱼个体发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于理解系统发育起到了启迪作用晚年进行了细胞核和细胞质在发育中关系的研究,证明在个体发育中,核与质之间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