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1915年11月9日生于湖南省湘乡县莲花桥区塘家冲谢家保一个贫苦农民家庭。7岁时因家庭生活艰难,随母亲举家搬到江西省萍乡安源镇。10岁到一私有煤厂当小工,13岁到安源煤矿六方井矿当童工。1930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10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12月入红军大学第一期政治科学习。曾任红3军团第4师第10团连政治指导员、红9军团第14师第41团政治委员、红3军团第5师第13团中共总支书记,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在广昌保卫战中负重伤。长征中曾任中革军委红星纵队直属政治处民运干事、军委干部团营政治委员。到陕北后,任红15军团第225团政治处主任、军团教导营政治委员、第73师第218团政治委员。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战役。抗日战争爆发后,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任抗大政治部股长、队长兼政治指导员,第三分校政治部科长。1940年8月入中共中央马列学院学习。1941年起任中共中央军委工程学校政治委员。1942年赴山东,先后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1旅政治部主任、鲁中军区第4团政治委员、鲁南军区政治部主任。曾参加第二次讨伐伪军吴化文、攻打泗水县城和对日大反攻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山东野战军第8师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第22军政治委员。先后参加宿北、鲁南、沙土集、孟良崮、鲁西南、豫东、济南、淮海、渡江等战役。1948年3月在洛阳战役中,和代司令员孙继先指挥所部第8师一部以炸药爆破,连续摧毁18道工事障碍,首先突破东门,接着指挥纵队主力从东门突破口攻入城内,协同兄弟部队歼国民党青年军第206师等部共2万余人,俘其师长邱行湘。第8师第23团第1营在战役中首先突破东门,为后续部队开辟通路,战后被华东野战军授予“洛阳营”称号。新中国成立后,任第7兵团兼浙江军区政治部主任,浙江军区副政治委员,华东军区、南京军区干部部部长。1956年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一年后入高等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任人民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政治委员。1964年因病离开工作岗位休养。休养期间,坚持读书学习,对自己战争年代保存的工作笔记进行整理,以人民解放军新式整军运动为背景,创作长篇小说《源泉》,再现了全国解放战争时期思想改造运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1978~1983年任南京高级步兵学校政治委员。是第四、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55年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5年1月4日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