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叙容】男,1922 年4 月23 日生,山东临沂人。1945年7月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毕业。 1946-1951年,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讲员。1951年10月,赴苏联列别杰夫物理研究所攻读研究生。1955年获数学、物理学副博士学位,开始了关于发光动力学及过热电子的研究。1955-1966年,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室主任、研究员。1966-1987年,任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所长。1980年10月,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组织了第一届全国发光学会议,成立了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科学会,当选为理事长;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副院长。1987-1996年,调任天津理工学院材料物理研究所所长。1996年4月,调到北方交通大学,现任信息存储、显示与材料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住任。
徐叙容先生是中国发光学的奠基人,创建了光致发光、阴极射线发光及场致发光的研究。其研究工作遍及复合发光的动力学、过热电子的实验论证、能量传递、瞬态光谱、场致发光及发光在癌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等领域。在复合发光动力学中,从实验上论证了苏、英两个学派关于发光的单分子及双分子的规律的争论,指出他们各持一个极端,实际情况是居中的,并根据这个实验路线,提出了对加热发光单峰的分析,一次即可定出局域能级深度及光和存量两个重要参数的方法。并通过对热电子及光电子在复合过程中的不同行为,冲破了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N.F.Mott.关于导带电子不可区分的论断,证实了过热电子的存在。分析了能量传递在不同时域的可能变化,发现在有的情况下能量传递可以从一个方向变到反向。分析了CdS单晶在时域的光学非线性效应 、其受温度的影响及这一非线性效应的起源。系统地研究了粉末场致发光中的调幅及电子倍增效应。针对薄膜场致发光估计进了导带的具体结构,计算了碰撞激发截面,并提出了分层优化、提高过热电子能量的方案,为获得蓝色场致发光勾划出开源节流的若干措施。发现了发光的二次跃升及脉冲前沿出现尖峰的现象。与此同时还开展了有机及聚合物场致发光的研究,发现了几种薄膜激发机理并存的可能。此外,他还很关心发光在癌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1983年当选吉林省劳动模范;1987年获吉林省科协优秀论文一等奖;1987年当选天津市第11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9年获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990
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 1991年获天津市优秀教师称号;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科技之星”;天津市发明展览会优秀发明奖;天津市优秀教师;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1993年获当代专利科技成果转让博览会金奖;1994年获中国金榜技术与产品博览会金奖;1996年获首届全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0年评为北京市高教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01年获首都精神文明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