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955)。又名赖鹏英。1910年4月3日生于江西省赣州大埠圩赖村。1926年在赣南中学读书时,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奉派回家乡开展革命活动,任中共赣州白石乡支部书记、大埠圩武装暴动筹备委员会主席,秘密发动当地群众,组织农民赤卫队,使暴动一举成功。1928年3月在湖南汝城参加工农革命军第1师,曾任特务连、卫生队党代表。同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成立,任第11师31团(后调28团)连党代表,随军参加了攻打永新的历次战斗。1929年,红4军在长汀进行整编,任第2纵队第4支队第12大队党代表,参加了红4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1930年1月任第4支队政治委员,在做所部的政治思想工作方面卓有成效。同年6月起历任红4军第11师31团政治委员、33团团长兼政治委员、第12师参谋长,率部参加了第一、二次反“围剿”斗争。在消灭国民党军张辉瓒部的战斗中,嘴部受伤。1931年12月起任红5军团第13军政治部秘书长、第37师政治委员。1932年4月,率部配合红1军团主力取得漳州战役的胜利。同年12月调中国工农红军学校上干队学习。1933年3月任红5军团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6月起任红5军团第13师37团政治委员、13师政治部主任、红1军团5团政治委员,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1934年10月参加长征,任红1军团第1师政治委员,与师长李聚奎指挥所部突破国民党军数道封锁线,并受命阻击追敌,掩护全军成功渡过湘江。1935年2月任红1军团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不久,重任红5团政治委员。曾带伤指挥黄泥河战斗,打退敌人多次进攻,掩护中央纵队安全渡过赤水。1935年11月任红一方面军司令部第6科科长。1936年6月起,任陕甘宁省军事部副部长兼政治部部长、代理军事部部长。后入抗日军政大学上干队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1月任新四军军部参谋处长。次年5月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参谋长。1940年3月率领新四军第5支队反击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部的进攻,在半塔集同10倍于己的敌人奋战8昼夜,歼敌千余人,取得华中新四军部队首次大规模反击国民党顽军的重大胜利,为建立皖东敌后抗日根据地创造了良好条件。11月任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参谋长。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参谋长,兼抗日军政大学第5分校副校长。1944年1月任中共中央华中局常委,协助刘少奇、陈毅等领导军民坚持华中敌后抗战,多次挫败日伪军的“扫荡”、“清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进攻,并适时进行反攻作战,巩固和发展了敌后抗日根据地。1945年11月任新四军第1纵队政治委员。解放战争中,1947年2月调任吉林(东满)军区副司令员,率领所部积极策应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和1947年夏季攻势作战。同年7月任东北民主联军(后改为东北野战军)第6纵队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秋季和冬季攻势作战。1948年10月,率部参加攻打锦州的战斗和辽西会战。11月任人民解放军第43军政治委员,参加平津战役。1949年4月任第15兵团政治委员,11月兼广东军区副政治委员,参加了湘赣、广东等战役。
1950年4月,与司令员邓华指挥15兵团分数批横渡琼州海峡,成功登陆海南岛,并在琼崖纵队配合下,歼灭守敌3万余人。随后,又率部参加了解放万山群岛的战斗。同年8月调任第13兵团政治委员。10月任人民解放军总干部管理部副部长,协助罗荣桓领导全军干部工作,参与建立正规的干部管理制度和组建新的军兵种、院校的工作。1958年11月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1959年调任沈阳军区第二政治委员。是第二、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65年12月24日在沈阳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