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1918年 在清华学校学习,高等科毕业。
1918—1920年 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20—1923年 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
1923—1924年 访问欧洲大学及研究所,1924年3月回国。
1924—1925年 任东南大学物理系副教授。
1925—1941年 任清华大学物理系副教授(1925—1926)、教授(1926—1941)、系主任(1926—1934)、理学院院长(1929—1937)、特种研究所委员会主席(1939—1946)。
1930—1931年 学术休假赴德国进修。
1933—1943年 任中央研究院第一、二届评议员。
1938—1941年 任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教授。
1941—1943年 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
1943—1952年 任清华大学教授、理学院院长(1945—1952)、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1949—1952)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3—1946)、理学院院长(1945—1946)。
1948年 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2—1977年 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物理系教授、金属物理及磁学教研室主任(1954—1958)、磁学教研室主任(1958—1966)。
叶企孙(1898.7.16-1977.1.13),物理学家。上海人。1918年毕业于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1923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20年代与合作者对普朗克常数值作了精确测定,其值被国际物理学界沿用16年之久。研究液压对磁体磁导率的影响,并在12000kg/cm2压强下测量了铁、镍、钴和两种钢的磁导率,理论分析与实验定性符合。在清华大学开创了中国大学中的物理研究工作。在自然科学史方面取得多项创见性成果。从教50余年,在培养科学人才、发展中国教育事业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