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作翔,1956年出生,甘肃省平凉市人。汉族,法学博士,曾任西北政法学院教授,《法律科学》杂志主编,法理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教授,吉林大学兼职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陕西省优秀青年法学工作者,陕西省社科期刊优秀编辑等称号。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有法理学,法律文化,民主法治理论,中国法学发展问题等。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教授,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法学研究》杂志编委。先后获国家人事部“1996年度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国务院1997年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称号,国家七部委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1995/1996年度第一、二层次人选,陕西省1997年度“社科期刊优秀编辑”称号等。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有法理学、法律文化、法社会学、民主法治理论、法学发展问题等。
社会兼职有:吉林大学兼职教授,吉首大学客座教授,国立华侨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秘书长,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律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西部开发法律研究会理事,北京市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等。
1985年以来,先后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求是》、《法律科学》、《法学》、《法制日报》、《检察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其中有40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全文转载和转摘;出版个人学术专著5部,代表著作是《法律文化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出版),《迈向民主与法治的国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法理学视野中的司法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主编法律硕士教材《法理学》1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出版),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后论丛》(第一卷)1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主编学术专著《法与公平论》1部(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参编教育部、司法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理学》统编教材5部,参编其他法学著作、教材、工具书等40多部;获各类学术奖30多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10多项。
表性论文有:
1 翟妹华一案之法律反思 刘作翔 检察风云 2006/01
2 标本兼治群体性事件 刘作翔 人民论坛 2005/11
3 宪法关系和宪法性法律关系 刘作翔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4
4 研讨会发言摘要 万鄂湘 团结 2004/06
5 信息公开、知情权与公民隐私权的保护——以新闻采访中的“暗拍”为案例而展开分析 刘作翔 学习与探索 2004/04
6 奥斯丁、凯尔森、拉兹的法律体系理论——根据拉兹的《法律体系的概念》一书 刘作翔 金陵法律评论 2004/01
7 法律与“原罪”问题座谈会 吴玉章 环球法律评论 2004/02
8 反恐与个人权利保护——以“9·11”后美国反恐法案和措施为例 刘作翔 法学 2004/03
9 寻求理性下的生活秩序——关于“非典”的一点思考 刘作翔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3/04
10 具体的“民间法”——一个法律社会学视野的考察 刘作翔 浙江社会科学 2003/04
11 中国法制: 回望方知行渐远 信春鹰 时事报告 2003/03
12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实现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一条有效途径 刘作翔 求是 2003/12
13 中国司法地方保护主义之批判——兼论“司法权国家化”的司法改革思路 刘作翔 法学研究 2003/01
14 权利冲突:一个值得重视的法律问题——权利冲突典型案例研究 刘作翔 浙江社会科学 2002/03
15 入世与改变观念 刘作翔 中国供销合作经济 2002/04
16 刑讯逼供·沉默权·实验取证——一起“实验取证”与“刑讯逼供”交锋的案例及其分析和思考 刘作翔 学海 2002/06
17 法理学视野中的法的适用 刘作翔 法律适用 2002/07
18 权利冲突的几个理论问题 刘作翔 中国法学 2002/02
19 权利冲突:一个应该重视的法律现象 刘作翔 法学 2002/03
20 “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法律体系”的思考 刘作翔 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05
21 完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律法规体系的设想 刘作翔 法学杂志 2001/06
22 西部大开发与法制建设(下) 刘瀚 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03
23 西部大开发与法制建设(上) 刘瀚 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02
24 中国法制现代化历史道路 刘作翔 西江大学学报 1999/02
25 法制现代化概念、释义和实现目标 刘作翔 宁夏社会科学 1999/03
26 世纪之交中国法学研究问题前瞻 刘作翔 法学研究 1999/04
27 迈向民主与法治的国度 刘作翔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9/03
28 法律与道德:中国法治进程中的难解之题——对法律与道德关系的再追问和再思考 刘作翔 法制与社会发展 1998/01
29 作为方法论意义的法律文化——关于“法律文化”的一个释义 刘作翔 法学 1998/06
30 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秩序结构及其模式选择——兼对当代中国社会秩序结构论点的学术介评 刘作翔 法学评论 1998/05
31 作为对象化的法律文化——法律文化的释义之一 刘作翔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8/04
32 从文化概念到法律文化概念——“法律文化”:一个新文化概念的取得及其“合法性” 刘作翔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8/02
33 法治化:中国企业集团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中国企业集团法治化的几点思考 刘作翔 当代经济科学 1998/03
34 论法律解释的客观性 陈金钊 学习与探索 1997/03
35 法律责任的概念分析 刘作翔 法学 1997/10
36 论法律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刘作翔 法制与社会发展 1996/02
37 实现法治:我们的理想和追求 刘作翔 政治与法律 1996/05
38 现代化外向型城市法制建设环境要素分析 刘作翔 理论导刊 1996/05
39 法治社会中的权力和权利定位 刘作翔 法学研究 1996/04
40 世纪之交的中国法学应当重视法学学问题的研究——兼论法学学科的功能 刘作翔 法学 1996/04
41 神圣的宪法权利与“社会公德”的冲突——对浙江医大一则决定的法律思考 刘作翔 法学 1996/03
42 法理学研究的一般特点及其功能 刘作翔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6/06
43 论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结构与特征 刘作翔 当代经济科学-陕西财经学院学报 1996/01
44 公平:法律追求的永恒价值──法与公平研究论纲 刘作翔 天津社会科学 1995/05
45 多元化发展是法理学的必由之路 刘作翔 政治与法律 1995/06
46 法律的理想与理想的法律 刘作翔 政治与法律 1995/01
47 关于几个法学问题的思考 刘作翔 中国法学 1995/06
48 跳出“周期率”,要靠民主,更要靠法治——邓小平“民主法治”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刘作翔 中国法学 1995/02
49 试论司法公平的实现 刘作翔 政法论坛 1995/03
50 多元的时代与多元的法学──迈向21世纪的中国法学走向 刘作翔 学习与探索 1995/03
51 法学的意义探究——《法制及其意义》读后 刘作翔 法学 1995/11
52 行政执法公平实现的基本条件 刘作翔 法学 1995/06
53 理想的法律模式建构之形式要件 刘作翔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5/02
54 我国法理学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 刘作翔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5/03
55 理想的法律模式建构之内容要件 刘作翔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5/02
56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几个问题──兼议政府职能的法制化 刘作翔 政法论坛 1994/01
57 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法律教育 刘作翔 中外法学 1994/05
58 法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法制思想 刘作翔 理论导刊 1994/06
59 法律的理想 刘作翔 法学研究 1994/06
60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法理学——比较·借鉴·革新 刘作翔 法学 1994/08
61 理想的法律模式之建构原则 刘作翔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4/06
62 法律的理想与相关法学概念关系的法理学分析 刘作翔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4/04
63 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的历史动力及其转换机制 刘作翔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3/03
64 法律文化冲突的原因和形式 刘作翔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2/04
65 关于建立责任制约机制的思考 刘作翔 人文杂志 1991/02
66 中国现代化建设与法制 刘作翔 理论导刊 1991/03
67 怎样认识民主问题 刘作翔 理论导刊 1990/Z1
68 民主乎?集权乎?——理论界关于“新权威主义”的论争 刘作翔 理论导刊 1989/04